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23:42:15诗人:辛弃疾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婆罗门 |  13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凄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
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春日的绿阴中,鸟儿在啼叫,太阳尚未完全升起,早已催促我回去。

歌珠凄断累累。
歌声如珠,凄凉而断续。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回首望着大海和高山,不知道何处是家,但千里之外的心情相通。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叹息高山和流水的壮美,琴弦断了令人心痛。

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
内心忧伤,宛如风雨和飘落的花瓣也能感受到。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更愿意停下云彩,与朋友共同离去,一同写下细腻的陶渊明式的诗篇。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不知何时再见你,等到宴会结束,醉意消退之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众人争相观看,将宝马作为思念的象征。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在异乡漂泊的时刻,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却也更加思念家乡和与朋友共度的时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韵的变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传达了作者的离愁和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在辛弃疾的创作中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真挚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o-luo-men-yin-yong-yun-bie-guo-feng-daopc7.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踏莎行 题破窗风雨图和王筠庵韵 珊瑚木难卷
金炯
草带残编,荷衣断袂。破窗风雨深深闭。江南倦客正思家,灯花摇梦来乡里。翠竹檐前,碧蕉丛里。秋声斗合愁心碎。不教潘鬓总成霜,也应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洗兵牧马
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