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40:28诗人:顾况 |  朝代: 唐代 |  14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
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作者介绍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
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顾况在鄱阳大云寺中一所公房里度过的一天。白天,他一直陪伴在游玩的人们身边,傍晚时分,斜阳照在竹院里,营造出一片宁静清凉的氛围。在冥想中,他观察到了自己心中的烦忧和疑虑,在他的言语之外不再有疑问和质疑。他感受到自己身处于一片超越世俗的境界中,与色欲无关,只专注于传授佛法,不用感情的纷扰。若想了解彼此相距的近远,只需听到鄱阳大云寺钟鼓声的同时,便能感受到。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鄱阳大云寺度过的一天。通过描述景物和内心感受,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世俗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以“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描绘了一天中令人宁静愉悦的时刻。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冥想中观察到的境界,自我证悟,从而达到了对无生的领悟。接下来的两句“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教义的理解,以及对感情的超越。最后,以钟鼓声来表示彼此相距的近远,以及身处的环境。整首诗虽然短小精炼,但充满了禅宗的思想和对解脱的追求,给人以安宁和慰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o-yang-da-yun-si-yi-gong-f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