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04:46诗人:陈克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菩萨 |  20

柳条到地莺声滑。
鸳鸯睡稳清沟阔。
九曲转朱阑。
花深人对闲。
日长刀尺罢。
试屐樱桃下。
B54F髻玉钗风。
云轻线脚红。

作者介绍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陈克的生平

  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其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贻序和伯父陈贻范均进士及第,并都担任过州县官。他们不但文学造诣很高,而且陈贻范还是著名的藏书家。陈克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学日益长进,诗、词、文无不精通。他早年的诗,文辞优美,风格近温庭筠和李商隐,在“宋诗中另为一格”。他的词写得更好,佳作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清李慈铭在所著《越缦堂读书记》一书中,论赞其词“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欧阳修)、子野(张先)抗衡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

  陈克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其词对时世有所反应。如〔临江仙〕写身世之感,触及“胡尘直到江城”的严酷现实,〔虞美人〕写祈雨,注意到农村“日夜歌声苦”的悲惨之状。这类作品在他的集子里很少见。他的词主要还是承"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粉融香润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如〔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又如另一首写闲情的〔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以“烘帘自在垂”和“绿窗春睡轻”的恬淡境界受到历代词话家的称誉。清人陈廷焯说:"陈子高词婉雅闲丽,暗合温、韦之旨,晁无咎、毛泽民、万俟雅言等远不逮也。"(《白雨斋词话》)说陈克高于晁、毛等人未必公允,但“婉雅闲丽”和“合温韦之旨”二语倒是准确地道出了他的歌词创作的主导风格与继承关系。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著录陈克《天台集》10卷。又单行《赤城词》1卷,曾刊入长沙书肆《百家词》。今均不传。朱孝臧《□村丛书》所收《赤城词》1卷,系据林无垢校补旧钞本。赵万里复据他书共辑得41首,附录1首,刊入《校辑宋金元人词》。《全宋词》增辑至51首。《全宋词补辑》又补辑陈克词4首。陈克亦能诗,诗集已佚,部分作品仅见于《宋诗纪事》等书中,存词51首。

作品评述

《菩萨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柳条垂到地面,莺声婉转动听。
鸳鸯鸟已经入睡,清澈的沟渠宽广。
曲曲折折的走廊,染成了红色。
花朵盛开浓郁,人们静静对视。
白天漫长,工具搁置不用。
尝试穿上木屐,在樱桃树下漫步。
黑发盘成髻,玉钗随风摇曳。
轻盈的云彩,脚步红润。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闲适宁静、平和愉悦的意境。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柳条垂到地面和莺声婉转动听,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鸳鸯已经入睡,沟渠清澈宽广,表达了宁静安详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条九曲转折的走廊,走廊染成了红色,象征着花朵的盛开。花深处,人们静静对望,彼此感受着宁静的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日子的悠长和宁静。白天漫长,工具搁置不用,暗示了诗人的闲适时光。他试着穿上木屐,漫步在樱桃树下,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诗中的女子将黑发盘成髻,佩戴着玉钗,她的姿态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温柔婉约的感觉。云彩轻盈,脚步红润,形容了她的轻盈和美丽。

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意境。这首诗词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宁静、闲适时光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u-sa-manj8t.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