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2:02:32诗人:张抡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菩萨 |  16

人间何处难忘酒。
兴来独步登岩岫。
倚杖看云生。
时闻流水声。
山花明照眼。
更有提壶劝。
一盏此时斟。
都忘名利心。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作品评述

诗词:《菩萨蛮》
朝代:宋代
作者:张抡

人间何处难忘酒,
兴来独步登岩岫。
倚杖看云生,
时闻流水声。
山花明照眼,
更有提壶劝。
一盏此时斟,
都忘名利心。

中文译文:
在人间,哪里能忘却美酒,
情绪高涨时,独自登上险峻的岩峰。
依靠着拐杖,眺望云霞的生发,
不时听见流水的声音。
山上的花朵明亮地照耀眼睛,
还有人提着酒壶劝饮。
此刻斟满一杯,
都将名利心忘却。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是宋代张抡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纷繁琐碎的事物的超脱之情。

诗的开头写道“人间何处难忘酒”,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难以忘怀之情。酒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种能够解忧愁、舒展心情的东西。诗人在独自登上险峻的岩峰时,通过倚杖观赏云霞的生发,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他静静地倾听着流水的声音,使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中提到的“山花明照眼”,描绘了山上美丽的花朵,以及它们散发出的明亮光彩,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同时,还有人提着酒壶劝饮,这是诗人与他人相聚的场景,也是诗人在饮酒过程中对自己的解脱与超脱的体现。

最后两句“一盏此时斟,都忘名利心”,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饮酒来忘却世俗的纷扰和名利之心。他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繁华纷杂的事物的超然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通过与大自然和他人的交融,诗人寻找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u-sa-manyq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