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舸、汤桨,随浪箭、隔岸虹。
□(脱字)荷占断秋容。
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
。
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传娇慵。
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
想媚魂香信,算密锁瑶
宫。
游人漫劳倦□(脱字
),奈何不逐东风。
作者介绍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能改斋漫录》卷一六),释褐睦州推官(《石林燕语》卷六)。官至屯田员外郎。善爲歌词,有《乐章集》九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今存三卷。今录诗三首。
作品评述
诗词《其三》是宋代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船、汤桨随波逐流的景象,以及画中人物的相遇和别离。诗中还提到了水仙游泳、鲛丝雾收和细腰传娇慵等细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画舸、汤桨,随浪箭、隔岸虹。
□(脱字)荷占断秋容。
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
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传娇慵。
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
想媚魂香信,算密锁瑶宫。
游人漫劳倦□(脱字),奈何不逐东风。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美景的描绘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画船和汤桨随波逐流,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而断秋容被荷花所遮掩。诗中提到了水仙游泳,暗示了水中的美丽景色。两人在别离的浦口相遇,鲛丝雾渐渐散去,细腰的女子无力地传递着娇慵之态。罗袜湿润凌波,成为了过去的恩怨,但是谁能更加赋予惊艳的形象呢?诗中还提到了媚魂香信和瑶宫的密锁,暗示了爱情的纠葛和难以实现的渴望。最后,诗人感叹游人劳累,却无法追随东风而去。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爱情的复杂情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s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