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42:39诗人:李贺 |  朝代: 唐代 |  8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七月一日,清晨登上太行山。
一夜间,山间的秋意开始浓郁起来,香露缭绕在杂草之中。
新建的桥横跨在云端的山坡上,远望,虫鸣欢呼露水的自然净化。
洛南的城市已经遥远,谁在这里享受着被虫蛀的羽衾。
山中的石头气氛异常凄凉,瘦小的草丛像短剑一样寒冷。

译文:
七月一日,清晨入太行山。
一宿之间,山中的秋意渐浓,香露在杂草间弥漫。
新桥横云坡,虫鸣露朴欢。
洛南已远逝,羽衾谁曾被虫蛀。
山石凄凄氛,瘦莎如短镞。

赏析:
李贺笔下的《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登上太行山的场景。诗中通过对山中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的过渡时刻。诗人主观意识与客观自然之间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的痴迷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以描写太行山的山石、杂草、香露和虫鸣等为主要手法,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意图。赋予了山石和杂草等看似平凡的事物以情感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与凄凉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达到了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意和风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yue-yi-ri-xiao-ru-tai-xing-shankrl.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