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06:45诗人:李洪 |  朝代: 宋代 |  30

碧涧苍崖玉四围。
东君剪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歌云舞蝶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洪。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涧苍崖玉四围。
东君剪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歌云舞蝶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清明后的一场大雪景象。诗人描述了雪花飞舞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自然的神奇和迷人之处。诗人将雪花比作玉石,称之为明珠,将山崖和溪涧装饰得像玉器一样。东君指的是东方的神仙,剪水散明玑指的是他剪碎水源,散发出明亮的光芒。诗人观察到桃花和杏花已经开放了一半,但它们在大雪的威力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诗人产生了幻觉,好像群仙正在阆苑中游玩,云雾中有歌声,空中有舞蝶。最后,诗人用珠幢和玉节来比喻雪花,表示它们是送别人离去的礼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明后的大雪为背景,通过描绘雪景来表达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雪花比作玉石、明珠,将山崖和溪涧装饰得像玉器一样,增强了景象的华丽感。诗中的群仙、阆苑、云舞蝶飞等描绘,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想象和赞美之情。整首诗以雪花为主题,以幻觉的方式展示了雪的美丽和独特性。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大自然奇妙景色的共鸣,让人感受到雪的纯洁、神秘和宏伟。

这首诗词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感受和想象相结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明后的大雪景象。同时,通过把雪花比作玉石、明珠以及描绘群仙、阆苑等景象,赋予了诗中的雪以神秘和超凡的特质。整首诗虽然以雪花为主题,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让人产生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an-diao-shan-zhong-qing-ming-hou-yi-ri-da-xd3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