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3:49:46诗人:杨冠卿 |  朝代: 宋代 |  17

月冷花寒宫漏促。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弦断鸾胶还再续。
娇云时霎情难足。
解道双鸳愁独宿。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蓬海路遥天六六。
终须伴我骑黄鹄。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前调》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月冷花寒宫漏促。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弦断鸾胶还再续。
娇云时霎情难足。
解道双鸳愁独宿。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蓬海路遥天六六。
终须伴我骑黄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寒冷的月夜和凋零的花朵作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情。"月冷花寒宫漏促"这句描绘了寒夜中宫廷里快速滴落的漏水声,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感觉。"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意味着作者在寒冷的虚空之下,没有温暖的粟米来滋养自己,暗示了作者身处困境和落寞的状态。

"弦断鸾胶还再续"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失去的爱情的渴望,希望能够重新续上失去的感情。"娇云时霎情难足"则描绘了短暂的快乐和情感无法满足的心情,强调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解道双鸳愁独宿"这句表达了双鸳鸯分离的痛苦和寂寞,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孤独感受。"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描绘了翠绿的植物和艳丽的蝴蝶相互依偎和追逐的情景,与作者的孤独形成对比。

"蓬海路遥天六六"这句表达了作者思念远方的恋人,暗示了作者与恋人之间的距离和分离的痛苦。"终须伴我骑黄鹄"则表达了作者希望与恋人共同度过艰难困苦的旅途,寄托了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冷孤寂的情景和表达对于爱情的思念和渴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于幸福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作者与爱情、恋人之间的距离和分离的痛苦,给人一种深刻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an-diao2s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