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56:29诗人:夏竦 |  朝代: 宋代 |  16

红房深浅翠条低,满架清香敌麝脐。
攀折若无花底刺,岂教桃李独成蹊。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蔷薇》
作者:夏竦(宋代)

中文译文:
红房深浅翠条低,
满架清香敌麝脐。
攀折若无花底刺,
岂教桃李独成蹊。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蔷薇花的美丽和独特性格。诗人用形容词描绘蔷薇花的红色鲜艳、翠绿婉转,花朵低垂于绿叶之间。蔷薇花散发出清香,香气浓郁,甚至超过了麝香的香味。尽管攀折蔷薇可能会被它的刺扎伤,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长茂盛。诗人反问,蔷薇花怎么会让桃李这样的美丽之花单独形成一条独特的道路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蔷薇花的美丽和坚韧。红色、翠绿和香气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间,感受到了蔷薇花的迷人魅力。诗人通过描述蔷薇花的刺,表达了它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不畏困难的精神。最后的反问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蔷薇花的赞美和对其独特个性的认可。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蔷薇花的美丽与韧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生坎坷中的坚强与奋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ang-wei1x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