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
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
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
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桥上闻檐葡香》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闻到檐下葡萄的香气,仿佛是佛世界的气息。它的芬芳如风一般扑鼻而来,飘逸自在。它不像山间的灵物,显得独特奇异。从这里可以感受到香严的证明,通往彼岸的道路被阻碍。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桥上闻到檐下葡萄香气为主题,通过对香气的形容和比喻,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作者将檐下葡萄香气与佛世界的气息相联系,将其形容为飘逸自在,与山间的灵物有所区别。诗中还蕴含了一种通向彼岸的道路被阻碍的暗示。
赏析:
《桥上闻檐葡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檐下葡萄香气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将香气与佛世界联系起来,赋予了诗词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香气被描绘为自由飘逸,与山间的灵物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其独特性。诗词中还暗含一种哲思,通过描绘通往彼岸的道路被阻碍,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困难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内敛,意蕴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