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柬邢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56:57诗人:黄机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婉约 |  7

晓窗晴日。
一点黄金橘。
万事如毛随日出。
多少人间头白。
未春长恨春迟。
春来生怕春归。
办取揭天箫鼓,莫教孤负荼_。

作者介绍

黄机,字几仲(一作几叔),号竹斋。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曾仕州郡,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作品评述

《清平乐(柬邢宰)》是宋代黄机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晓窗晴日。
一点黄金橘。
万事如毛随日出。
多少人间头白。
未春长恨春迟。
春来生怕春归。
办取揭天箫鼓,
莫教孤负荼_。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清晨场景。诗人看到窗外阳光明媚,只有一颗金黄色的橘子,伴随着朝阳的升起,万物如毛发般随之舒展。诗人思考着多少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年老,对于春天的迟到感到长时间的遗憾。当春天终于到来时,他又担心春天会很快离去。他希望能够奏响天上的箫鼓,不愿让自己孤单地错过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性的思考。诗人通过窗外的景象,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经历相结合,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们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一点黄金橘"和"万事如毛随日出"表达了时间的细微变化和生命的短暂性。黄金橘象征着稀有而珍贵的时光和机会,而"万事如毛随日出"则暗示着世间万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

诗中的"多少人间头白"和"未春长恨春迟"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于时光的珍惜。诗人思索着年老的人们对于春天的期待和遗憾,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的担忧和留恋。

最后两句"办取揭天箫鼓,莫教孤负荼_"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享受生活和美好时光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奏响天上的箫鼓,不愿让自己孤独地错过这美好的时刻。"荼_"一词可能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留给读者自行想象或填补。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珍惜。它让读者在感受岁月流转的同时,也反思自己对于生活和时光的态度。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ng-ping-le-jian-xing-zaizu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