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嘀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作者介绍
韦庄,字端己,杜陵人,见素之后,疎旷不拘小节。干宁元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以中原多故,潜欲依王建。建辟为掌书记,寻召为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后相建为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编诗五卷、补遗一卷。 韦庄,字端已,杜陵人,见素之后,疎旷不拘小节。干宁元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以中原多故,潜欲依王建,建辟为掌书记,寻召为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后相建为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编诗五卷、补遗一卷。
作品评述
《清平乐(四)》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莺嘀残月,绣阁香灯灭。
在清晨,黄莺啁啾着,残月渐渐消失。绣阁中的香灯已经熄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门外马嘶声传来,表明心爱的人即将离去。此时正值落花的季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
我妆扮好了,但没有画上那双蛾眉。我含着忧愁,独自倚在金屏之前。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去路上的香尘请不要扫去,因为扫去了就意味着心爱的人回来会晚。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的莺声、残月、绣阁、香灯等形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忧伤的氛围。作者通过描述门外马嘶声和落花的季节,暗示了离别的时刻已经来临。诗中的主人公含愁倚立在金屏之前,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和不舍之情。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担忧,希望心爱的人早日归来。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和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ng-ping-le-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