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秋浪。
遥出昆仑上。
忽变澄澜添碧涨。
可道升平无象。
黄云浊雾初开。
荣光休气徘徊。
试觅当时五老,金泥玉检将来。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清平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毛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银河秋浪,
遥望昆仑山之巅。
突然变得清澈明亮,水面波涛更加碧蓝。
这暗示了升平时期无法形容的美好景象。
黄色的云彩和浓雾开始散开,
辉煌的光芒在空气中徘徊。
我试图寻找当年的五位长者,
他们的智慧和品质如同金泥和玉石,永存于世。
《清平乐》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期的向往和渴望,描绘了一个清澈明亮、美丽宜人的景象。银河秋浪象征着繁荣的时光,昆仑山代表了高山之巅,远离尘嚣。诗词中的黄云浊雾初开,荣光休气徘徊,表明在和平时期,阴霾逐渐消散,光明和荣耀开始显现。诗的最后,作者试图寻找当年的五位长者,他们象征着智慧和高尚品质,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和平景象,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繁荣的向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和平时期的赞美和希冀。诗词的意境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