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听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19:05:30诗人:白玉蟾 |  朝代: 宋代 |  27

白龙过涧玉琮琤,涧外松声击戛鸣。
烟锁檐牙春二月,月移帘额夜三更。
琴弹白雪阳春调,曲转高山流水声。
清听堂中杳无梦,我将乘兴跨长鲸。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清听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听堂》

白龙过涧玉琮琤,
涧外松声击戛鸣。
烟锁檐牙春二月,
月移帘额夜三更。

琴弹白雪阳春调,
曲转高山流水声。
清听堂中杳无梦,
我将乘兴跨长鲸。

译文:

白龙飞过溪涧,玉琮琤发出清脆的声音,
溪外松树的声音击打着戛然的鸣响。
烟雾笼罩着檐牙,这是春天的二月,
月亮在帘额上移动,夜晚已过三更。

我弹奏着白雪阳春的乐曲,
曲调转变着,好像是高山流水的声音。
清听堂中,没有一丝梦幻的痕迹,
我将乘兴跨越长鲸,追求更高的境界。

诗意和赏析:

《清听堂》以精湛的描写技巧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音乐的热爱,并表达了对追求卓越的渴望。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白龙飞越溪涧,玉琮琤发出悦耳的声音,溪外的松树倒映着清脆的鸣响。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象,烟雾笼罩檐牙,月亮在帘额上移动。这里的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和希望,而月亮的移动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夜晚已经过了三更,时光匆匆,人们应当珍惜时间,抓住当下。

下半部分,诗人通过琴声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的追求。他弹奏着白雪阳春的乐曲,曲调转变,仿佛是高山流水的声音。这里音乐的美妙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相互融合,传达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清听堂的向往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清听堂中杳无梦,意味着在纯净的境地中没有杂念和干扰。他希望能够乘兴跨越长鲸,这里长鲸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广阔的视野,表示诗人追求卓越和追寻更高境界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音乐和人生境界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卓越的向往。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ng-ting-tangmt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