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西山舞鸾鹤,波翻碧海斗蛟龙。
直钩到了成何事,消得君王四履封。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青州》是宋代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象,通过舞动的凤凰、戏水的蛟龙以及皇帝的封禅仪式,展示了辉煌的宫廷场景。
诗词中的第一句描述了太阳升起后,舞动的凤凰和凌空飞舞的鹤鸟,它们在西山上翩翩起舞,展示了它们的美丽与神奇。第二句描绘了波涛翻滚的碧海之上,腾起了巨大的蛟龙,蛟龙在水中嬉戏娱乐,烘托出海洋的壮阔气势。
第三句中的“直钩”是指承天之钩,象征着封禅的仪式。这句话暗示了皇帝的封禅仪式即将开始,但也暗示了一种使人迷惑的情节。最后一句表达了封禅仪式的结束,君王下山,四次脱下脚上的履物,象征着结束了封禅的仪式,也暗喻着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壮丽景象和封禅仪式的描绘,展示了宫廷的华丽与庄严,同时也暗示了权力的消逝和尘世的无常。它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传达了对权力与尘世风云变幻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展示了夏竦的才华和对世态炎凉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宫廷氛围和深沉的哲理,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夏竦对尘世浮华的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