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3:51:57诗人:李廌 |  朝代: 宋代 |  17

万籁静中起,扶摇风怒号。
半天鸣剑戟,平地卷波涛。
鷁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
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风》是宋代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寂静的世界中万籁俱寂,
狂风怒号,吹起翻腾的波涛。
剑戟在半空中鸣响,
平地上涌动着滚滚浪潮。
白鹭快速离开宋都,
巨鹏翱翔于汪洋大海。
贺兰山山风吹不尽,
又何需战争的蓬蒿?

诗意:
《秋风》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季的风景,表达了壮丽的场面和激烈的气氛。诗中以秋风为引子,通过寂静与狂烈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将战争的景象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质疑。

赏析:
《秋风》以其雄浑有力的词句和丰富的意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对秋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寂静与狂暴相结合的氛围。诗中的剑戟和波涛,以及离开宋都的白鹭和翱翔于海洋的巨鹏,都是强烈的视觉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最后两句“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怀疑和思考,质问了战争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对秋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李廌独特的诗意和对战争的反思。诗词中的意象生动而深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人类行为和战争意义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feng77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