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1:17:14诗人:张耒 |  朝代: 宋代 |  28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
恐帝独不已,有诉未逢解。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秋感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秋天的山峦传来遥远的声音,夕阳下更显得千姿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风声响彻高耸的树木,清澈的溪水流淌在寒冷的石滩上。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
蝉鸣声无人倾听,它们默默无声地死去,却无法弥补它们的罪过。

恐帝独不已,有诉未逢解。
它们恐怕连上天都无法原谅,有着无法诉说的苦衷。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天命激励着你们,你们应该明白何时前进,何时退后。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夸耀自己只会让你显得狂躁不安,像一只被人们嫌弃的狗,害怕被撤销祭祀的权益。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庭院空荡荡,月光挂在夜空,园中寒冷的露水在清晨丰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唉,虽然心中已经忘却,但俯视着周围的事物,仍然感慨万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秋天的山峦、风声、溪水和蝉鸣等元素,都成为了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媒介。诗中透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疑问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的顺从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gan-er-shouzz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