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17:34:06诗人:洪咨夔 |  朝代: 宋代 |  26

鹦鹉琵琶恨,融归十四弦。
拨寒红玉笋,拍暖绣金莲。
梅影春风裹,茶声雪水边。
自怜还自笑,星发照婵娟。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秋怀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鹦鹉琵琶恨,
融归十四弦。
拨寒红玉笋,
拍暖绣金莲。
梅影春风裹,
茶声雪水边。
自怜还自笑,
星发照婵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怀念和思考。诗中以琵琶和十四弦为象征,描绘了鹦鹉琵琶的悲愤之情。诗人通过琵琶的音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哀怨。同时,诗中也描述了秋天的美景,如摇曳的梅影、飘落的雪花和流淌的水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嘲和自怜,以及星星的光芒照耀着美丽的婵娟。

赏析:
这首诗词以鲜明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情景。诗人运用琵琶和十四弦这两个象征性的意象,将自己的怀念和痛苦融入其中。琵琶被用来表达情感,而十四弦则代表琵琶的音域,展现了琵琶的丰富音色。诗中的拨弦和拍击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琵琶的声音。此外,诗中的梅影、茶声、雪水等景物,以及最后的星星,都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诗人通过琵琶和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多样性和诗人的情感。最后两句中的自嘲和自怜,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无奈与坦然。整首诗词在意境和情感上相得益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huai-er-shoue9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