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即事八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19:38:17诗人:郭印 |  朝代: 宋代 |  12

篱边准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斋妆。
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日即事八首》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组诗词,描述了秋日的景象和人们在秋天中的感受。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篱边准拟嗅清香,
菊蕊真同佛斋妆。
屈指重阳能几许,
夜来寒露已为霜。

译文:
我站在篱边,准备闻到清香,
菊花的花蕊真实地像佛寺的仪容。
数着重阳节已经过了几个,
夜晚来临,寒露已经变成霜。

诗意:
这首诗以秋日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作者身处篱边,准备聆听秋天的清香。菊花的花蕊与佛教斋戒时的庄严容貌相似。作者提到了重阳节,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夜晚的降临,寒露转化为霜,暗示着秋天的严寒已经到来。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简练的语言,以寥寥数语勾勒出秋日的氛围。作者通过观察菊花的细节,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篱边的清香和菊花的美丽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韵味。重阳节的提及,让人们联想到传统文化和时间的流转。最后,作者以夜晚和霜的出现,展示了秋天的严寒和季节的变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了秋天的凉爽和变化,给人一种深秋的宁静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ri-ji-shi-ba-shou8px.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题崇因院信上人宿云轩
王之道
秋声入高梧,暝色上疏竹。南山拢青螺,过已净如沐。悠然孤飞云,窈窕转休麓。自疑归去晚,意欲窗下宿。道人等虚空,去来断追农。云来不吾拒,云去不吾速。相从一息顷,便觉静缘熟。何以照我心,老蟾挂枯木。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从善若流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同从善如流”。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