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即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45:10诗人:裘万顷 |  朝代: 宋代 |  10

断雁声边小雨来,菊花强半卧苍苔。
乍寒天气虽宜酒,冷淡无心把酒杯。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日即事》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画面。

诗词中描述了断续的雁声和细小的秋雨,这是秋季的典型特征,也是大自然开始显露寒意的象征。同时,诗人以"菊花强半卧苍苔"来形容菊花的生长状态,暗示着菊花的凋零和荒凉。这种景象与秋天的萧瑟气息相呼应,增添了一种寂寞和忧愁的情感。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天气的感叹,尽管寒冷的天气适宜饮酒,但作者却没有心情品尝酒杯中的美酒。这种冷淡无心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内心的冷漠和失望,与前文中描绘的凄凉景色相呼应。

整首诗词以清寂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凄凉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冷淡的写照,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这首诗词在表现秋日景色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秋日凄凉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寂寥的情感氛围,使人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引发了内心对生命和时光的反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ri-ji-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