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
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
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
萧条月中道,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
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
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
萧条月中道,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中文译文:
秋天来临,我这孤独的旅客更容易感到伤感,
嘶鸣的蝉虽然停静了,但还是不断地鸣叫。
美好的早晨已经多次来临,但愉快的聚会常常不足。
在禅修的地方,我心灵并不受束缚。
当情感在远离的时候产生,我坐在这里懊恼于美好景色过得太快。
眺望远方,千里之隔,傍晚归来的道路弯曲。
月光中的路很荒凉,原野上的綠色复杂多样。
我不见心心相印之人,寂寞的心情变得更加迟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写给潘述之的送别作品。诗人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旅途中孤独和离别的情感。诗人虽然在佳晨多次相聚,但欢乐的时刻总是过得太快,离别时情感的迅速出现让他感到坐立不安。诗中表现出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内省互相衬托,增加了诗意的深度。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孤独心绪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同心人的思念和寂寞的深深体味。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别离的情感,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衬托诗人的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ri-pi-ling-nan-si-song-pan-shu-zhi-yan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