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尹大赴京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32:00诗人:骆宾王 |  朝代: 唐代 |  10

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
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素书如可嗣,幽谷伫宾行。

作者介绍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为道王府属,歷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义,署为府属,为敬业草檄,斥武后罪状。后读之,矍然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事败,宾王亡命,不知所终。中宗时,诏求其文,得数百篇,集成十卷,今编诗为三卷。

作品评述

秋日送尹大赴京

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
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素书如可嗣,幽谷伫宾行。

中文译文:

我送尹大去京城,
像乌鸦扁舟隐居在岛上,
像尔干努力建立夏代时,
竹叶满满地离开樽上,
像桃花在别离的路上绵长。
低垂的河水中秋色凝重,
寒光中抱着落月的闪烁。
素书若能传承下去,
在幽谷里久久地等候伴行。

诗意和赏析:

《秋日送尹大赴京》是唐代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古代传说为基调,描绘了秋日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祝福和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首句的“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句中,隐喻诗人的朋友离去,如同传说中的舜帝和尔干般,都是追求理想的英雄人物。

接下来的两句“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离别的忧伤与漫长,暗示了时间过程的延长与不可逆转。

下半联的“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则以寥廓的景色和季节暗示诗人的内心情感。低河和秋色交相辉映,折射出诗人内心深沉的离愁别绪。落月抱寒光,揭示了离别带来的寒冷和孤独。

最后一句“素书如可嗣,幽谷伫宾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素书指古代文献,诗人希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同时用“幽谷伫宾行”来暗示他本人也像在幽谷中等候着友人的归来。

整首诗以离别情感为主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入展现了秋日离别的忧伤和孤独,同时融入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ri-song-yin-da-fu-jingab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