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试下有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6 11:46:23诗人:薛嵎 |  朝代: 宋代 |  12

焦桐何处是知音,犹向残编惜寸阴。
此日便为终隐计,青山已负十年心。
梅花独对寒流洁,野鸟高飞古木深。
万古红尘徒扰扰,几人头上有朝簪。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秋试下有感》是宋代薛嵎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焦桐何处是知音,
犹向残编惜寸阴。
此日便为终隐计,
青山已负十年心。
梅花独对寒流洁,
野鸟高飞古木深。
万古红尘徒扰扰,
几人头上有朝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秋天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慨。焦桐是一种树木,作者用它来比喻知音,而他在寻找知音的过程中感到无助和困惑。他感慨自己的时光已经不多,而对每一寸光阴都倍感珍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的思考。

作者在这一天决定了自己的终极目标,也就是隐居山林。然而,他发现青山已经背负着他十年的心事,似乎无法摆脱纷扰和烦忧。梅花孤独地对着寒冷的水流,野鸟高飞在古老的树木中,展示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自然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红尘世界的失望和淡漠,认为万世红尘只是一场烦扰,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皇室的尊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思考。焦桐寻找知音的比喻,以及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之情,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通过描绘青山承载的心事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于宁静和超然境界的向往。梅花和野鸟的形象象征了持久的纯洁和对自由的追求,与作者对红尘世界的淡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红尘世界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权势和虚荣的冷漠态度,强调了人生追求真理和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薛嵎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shi-xia-you-g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