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风阁有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2 18:48:55诗人:薛嵎 |  朝代: 宋代 |  12

相逢长日坐如痴,瘦得吟肩耸过颐。
天意复生郊岛在,人心自逐古今移。
高秋月色行松顶,半夜山中读楚辞。
此道若无千载后,尘昏何处照妍媸。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风阁有感》是宋代薛嵎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逢长日坐如痴,
瘦得吟肩耸过颐。
天意复生郊岛在,
人心自逐古今移。
高秋月色行松顶,
半夜山中读楚辞。
此道若无千载后,
尘昏何处照妍媸。

诗意:
这是一首表达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作。诗人坐在松风阁上,与宋希仁共同吟咏,度过了漫长的一天。在岁月的洗礼下,他们的容颜变瘦,颈肩也随之低垂。然而,天意依旧存在,郊岛依然屹立。人们的心思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追寻不同的追求。在这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抬头望着高高的松树,在山中读着楚辞,感受着月色的静谧。然而,如果没有千载之后的人们能够继承并传承这条道路,那么尘世的浮沉将无处去照耀美丽与丑陋。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心流转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宋希仁共同吟咏的情景,展现了长时间坐着吟咏的痴迷和倦怠。他们的容颜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瘦,颈肩也开始佝偻,这种描写呈现出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然而,天意仍然存在,自然的景观依然存在于郊岛之上,不受人心的追逐所动摇。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月色和山中的楚辞,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思考,即这条道路如果没有后人能够传承和继承,那么美丽与丑陋将无处照耀。这种忧虑和思考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性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流转和人心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呈现了对古代文化和人类文明传承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对比,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美丽和丑陋、传承和流逝的深切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ye-song-xi-ren-tong-yin-song-feng-ge-y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