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有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51:01诗人:苏泂 |  朝代: 宋代 |  26

楼上几当当,残更引漏长。
月明山树湿,露下药苗香。
朝野衣冠异,郊原故物伤。
平生三径草,此夕更苍凉。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夜有感》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借助秋夜的景色和意象,抒发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楼上的钟声不断敲响,延长了夜晚的时间。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山树湿润,草地上的药苗散发出清香。衣冠服饰的流行在朝野间产生了差异,这让作者感到郊原故物的凋零和失落。回顾自己的一生,作者感慨万分,觉得自己的努力和所走的三条人生道路在这个夜晚变得更加荒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时光和人世流转的深切感叹。楼上的钟声不断敲响,似乎延长了夜晚的时间,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月光明亮,照耀在山树上,将景色映照得湿润而美丽,同时草地上的药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然而,作者通过描写衣冠服饰的差异,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这种差异让作者感到郊原故物的凋零和失落,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改变。最后,作者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分,觉得自己的努力和所走的三条人生道路在这个夜晚变得更加荒凉,给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思考。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生命流逝的感慨。这种意境的构建使得诗歌更具有思考性和抒情性,引起读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共鸣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iu-ye-you-gandh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