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秋愁强自宽,夜深风露伴孤寒。
可怜万里长空月,只得窗前一片看。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秋夜有感》是宋代丘葵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夜有感
万斛秋愁强自宽,
夜深风露伴孤寒。
可怜万里长空月,
只得窗前一片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秋夜里感受到的一种思绪纷杂和孤寂的情绪。诗人沉浸在秋夜的氛围中,心中满怀秋天的忧愁,但他试图用自我安慰来减轻这份忧愁。在这个寂静的夜晚,他感受到了孤独和寒冷的伴随,惟有凝视着窗外的一片月光,才能寻求一丝慰藉。
赏析:
《秋夜有感》以简洁凝练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万斛秋愁”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忧愁之重,而“强自宽”则表明诗人试图用自我安慰来减轻这份愁绪。夜深之时,寒风和露水成为诗人的伴侣,强调了他的孤独和寒冷感。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眼前的一片月光,这是他唯一能够寄托思绪和情感的对象,也是他在孤寂中寻找慰藉的唯一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他对孤独和寒冷的体验。通过对秋夜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寂寥的意境,引发读者对孤独、思乡和温暖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简约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了秋夜中特有的情绪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