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半掩浮云阙,古道人稀芳草歇。
夜深零露滴秋香,幽人独步青萝月。
作者介绍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夜》是宋代文人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幽静寂寥的氛围和孤独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门半掩浮云阙,
古道人稀芳草歇。
夜深零露滴秋香,
幽人独步青萝月。
诗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山门、古道、芳草、夜露和秋月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寂寥的场景。山门半掩,浮云漂浮在皎洁的宫阙上,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古道上人稀,芳草已经歇息,表现出一片幽静的景象。夜深时,清露滴落,滴滴清香洒在秋天中。在这样的夜晚,幽居的人独自徜徉在青葱的藤萝下,凝望着皎洁的月光。
赏析:
《秋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创造了一种宁静、幽静的氛围。山门半掩和浮云阙的描写,使整个景象笼罩在一层朦胧的氛围之中,使人感受到淡淡的秋意。古道人稀和芳草歇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寂寥感,给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感觉。夜深时,清露滴落,滴滴秋香,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受。最后,幽人独步青萝月的描写,强调了一个人在夜晚中的孤独与静思,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内心的感悟。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秋夜的独特感受,给人留下了一种清幽淡远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