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归浮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4:17:48诗人:辛弃疾 |  朝代: 宋代 |  体裁: 鹊桥 |  15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
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
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归浮梁)》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
中夜笑谈清软。
啼鸦衰柳自无聊,
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
头上貂蝉会见。
莫贪风月卧江湖,
道日近、长安路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辛弃疾对流年逝去的怀念,以及他在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离别和远行。诗词以小窗风雨的景象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他在深夜中轻松愉快地谈笑,这种轻松的心情与窗外的啼鸦声和凋谢的柳树形成了对比,暗示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无聊感。

诗中提到了诗书事业,指的是辛弃疾对文学和官场事业的追求。他提到了青毡,这是古代文人读书写字时常用的垫子,表示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学业。头上的貂蝉会见指的是他被召见入宫,与贵妇人接触,但他提醒自己不要贪图虚名和权势。

最后两句表达了辛弃疾对现实生活的看法。他告诫自己不要追求虚幻的风月之乐,而是应该以追求人生的道路为重。他意味着告别江湖的生活,进入官场追求事业的道路,尽管他心中渴望着长安的繁华,但实际上长安离他很远,暗示了他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距离。

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己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流年的无奈和对追求道路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权力和名利的警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辛弃疾典型的作品之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ue-qiao-xian-he-fan-xian-zhi-song-you-zhi-guvk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