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0:01:09诗人:朱敦儒 |  朝代: 宋代 |  体裁: 鹊桥 |  22

溪清水浅,月胧烟淡,玉破梅梢未遍。
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空香数点。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
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鹊桥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溪水清澈,水面浅浅,月亮朦胧,烟雾淡淡。碎玉般的梅花未完全开放。倚靠在树枝上的影子看起来虚无缥缈,只有微风中,空气中飘散着几点花香。乘风想要离去,但难以跨越水波,有谁见过红颜的愁苦和娇媚。深夜里,青衣女子湿润微霜,暗香弥漫在广寒宫殿中。

诗意:
《鹊桥仙》以清幽的景色描绘了一幅月下梅花的美丽画面。溪水清澈,月光朦胧,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梅花虽未完全开放,但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微风中的芳香更增添了诗意的浪漫氛围。诗人通过描述红颜愁苦和娇媚,以及青衣女子在月夜中的出现,增加了一丝离奇和凄美的情感。

赏析:
《鹊桥仙》以精细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才华。诗歌中的景色和意象犹如一幅水墨画,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月下梅花的美妙景象。清澈的溪水、朦胧的月光、淡淡的烟雾和散发的花香,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未完全开放的梅花与倚靠在树枝上的影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娇媚和虚幻之美。诗歌的最后,出现了红颜愁苦和娇媚的形象,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离奇和凄美的情感。整体而言,该诗以简洁而精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同时又融入了对情感的抒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que-qiao-xiano5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