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
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
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
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鹊桥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之仪。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清月莹,天然标韵,
自是闺房之秀。
情多无那不能禁,
常是为、而今时候。
绿云低拢,红潮微上,
画幕梅寒初透。
一般偏更恼人深,
时更把、眉儿轻皱。
诗意:
《鹊桥仙》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景象,风清月明,天然的美景成为闺房中佳人的象征。佳人多情而无法抑制,常常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焦虑。绿色的云朵低垂,红色的潮汐微涨,画幕上的梅花初露寒意。这些景色让人心烦意乱,时不时会让佳人的眉头轻轻皱起。
赏析:
《鹊桥仙》通过描绘春夜的自然景色和佳人的内心情感,展示了宋代女性的柔情和内心纠结。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意境和感情色彩。风清月莹、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等描绘了春夜的美景,以及佳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佳人多情的特点,她的情感无法被禁锢,常常因为现实的局限而感到苦闷。整首诗以句末的押韵形式,使得诗词的节奏流畅,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力。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佳人的内心感受,诗词展现了宋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纠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