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9 11:48:37诗人:郭印 |  朝代: 宋代 |  22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
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是宋代郭印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琴音的热爱与追求,并通过琴音的表达方式传递了深刻的诗意。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且不提供,但我会解读其中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作者渊明对琴音的了解非常深刻,他感叹徽弦所具备的琴音却无法完全表达琴心的真趣。然而,当他在某个激发灵感的时刻轻抚琴弦时,却能够悠然地感受到琴音所带来的真正趣味。这种趣味如同远古时代的音韵,充满了一切事物的存在。

然而,即使作者现在的琴音也没有了,他依然能够在至乐中找到琴音的灵感。调弄琴弦的微妙技巧使得万物都具备和谐与愉悦。当他奏响琴音时,琴音会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再奏时更能展现出琴音的深远之功。然而,这样的琴音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因为它超越了俗世的耳朵。

没有高贵身份的单父也欣赏不到这样的琴音,而阳春百姓只能沉浸在琴音的美妙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琴音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琴的热爱和追求。作者通过琴音的表达方式,传递了深刻的诗意,即琴音所带来的趣味和灵感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能够将人们带入至乐之境。

请欣赏这首诗词所表达的美妙意境,感受其中琴音的神奇魅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ren-shou-xian-zhi-xin-kai-xiao-xuan-yi-qin-z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