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蟾如鉴明,照我坐寒更。
列宿光芒淡,满林风露清。
人行守犬吠,猿过宿禽惊。
静趣凭谁会,忘言对短檠。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认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文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孤蟾如鉴明,照我坐寒更”描绘了一只孤独的蟾蜍高悬于天空,它的明亮眼睛照亮了我寒冷的坐姿。这一景象让人想起冷静的思考和自省。
接下来的两句“列宿光芒淡,满林风露清”描述了星宿的光芒变得黯淡,清风和露水充满了整个林间。这些描写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当在宁静中思考。
第三句“人行守犬吠,猿过宿禽惊”表达了行人经过时,守卫的狗吠声和过路的猿猴惊扰了夜晚的安宁。这里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的描写,表达了外界的喧嚣与干扰,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静趣凭谁会,忘言对短檠”呈现了一种思考的状态。它问候了静坐的乐趣,暗示了作者对宁静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人们难以理解这种境界的困惑和无语。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思考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它提示人们在繁忙喧嚣的世界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反思内心的追求和意义。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比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静谧与喧嚣、内心与外界的对立与交融,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