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桂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2:55诗人:陶弼 |  朝代: 宋代 |  21

满耳洋洋分岭泉,早秋时候晚凉天。
稻花斑白初经雨,竹色青苍薄带烟。
安得孤臣能庐患,不劳明主更忧边。
东坡故老知谁在,望我车尘若望仙。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入桂林》是宋代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其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耳洋洋分岭泉,
早秋时候晚凉天。
稻花斑白初经雨,
竹色青苍薄带烟。

这首诗描绘了陶弼游览桂林所感受到的景色和情感。洋洋分岭泉的声音充盈在耳边,清脆悦耳。整个景色在早秋时分显示出一种宜人的凉爽感。稻花上沾着雨水,白得斑斑点点,犹如初次经历了秋雨的洗礼。竹子呈现出青翠的颜色,隐约被轻薄的烟雾所围绕。

安得孤臣能庐患,
不劳明主更忧边。
东坡故老知谁在,
望我车尘若望仙。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陶弼的思考和感慨。他希望能有一位忠诚的臣子能够承担国家的重担,而不让明主过多忧虑国家的边境安危。这里提到了东坡故老,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被认为是忠诚而才华横溢的臣子。陶弼以车尘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表示望着自己离去的背影,就像在望向仙境一样美好而神秘。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桂林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忠诚的向往。同时,通过将自己与东坡等忠臣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忠诚和有才华的臣子的渴望和敬佩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ru-gui-li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