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寂寂夜鸣蛩,苦为儿曹课日功。
道体浑沦参太极,皋比冷落坐西风。
研硃点易露华白,剪烛谈经帐影红。
礼乐斯民开治教,闽中常衮蜀文翁。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儒家秋》是宋代作家陈普的一首诗词。诗词以寂静的讲堂夜晚鸣蛩为开头,描绘了儿曹为了学习而辛勤努力的场景。接着,诗中提到了道家的太极哲学,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思想的融会贯通。皋比冷落坐西风,描写了寂寥冷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后半部分的诗词中,研硃点易露华白,剪烛谈经帐影红,展现了学者勤奋求知的形象。研究经典,点燃蜡烛谈论经书,映照在帐子上的红色影子,形成了一幅幽雅的画面。
最后两句,礼乐斯民开治教,闽中常衮蜀文翁,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礼乐教化的重视,并向蜀文翁衮致敬。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儒家学者的学习场景,抒发了对儒家思想和教化的推崇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儒家学者的学习情景与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儒家学问的崇敬和追求。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儒家学者的品德修养和学术追求,同时也传递了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和传承的意愿。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热爱和对于儒家思想的追求,给人一种深思和凝重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ru-jia-q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