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40:04诗人:李益 |  朝代: 唐代 |  28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作者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益入南山并到达全师兰若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南山山水和师者的景仰和敬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李益内心的宁静和超然情怀。第一句“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和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超脱和无念。诗中的“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指的是在南行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真正的道德师者,他身着朴素的袍子,停留在山阴之中。这位师者是李益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的象征,也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师者的景仰和敬爱。

接下来的两句“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描绘了李益行走在南山中的景象,石路弯曲而崎岖,松门之间是寒冷而深邃的景色。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表达了诗人对师者的敬爱之情,师者以坚定的内心自得其乐,吟咏自己的境界和智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展现了李益对道德追求和内心宁静的态度。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和师者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智慧的信念。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ru-nan-shan-zhi-quan-shi-lan-ru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