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前题)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08:12:51诗人:姚述尧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古诗 |  14

江村昨夜一枝梅。
先传春信回。
非烟非雾下瑶台。
香风拂面来。
云幕卷,日华开。
祥光映上台。
安舆从此步天待。
君王赐寿杯。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道进,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工词,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强村丛书》传于世。

姚述尧的著述

  字进道,华亭(今上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乾道四年,知温州乐清县。九年,权发遣处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六八)。淳熙九年,知鄂州,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三六)。十五年,知信州,旋改主管毫州明道宫。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以其官乐清时县有箫台峰,故取以名词,今存《彊村丛书》本。其词“清丽芊绵,绝无语录气,亦南宋道学家所罕见也”(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慢词如《念奴娇》(山城秋早)抒怀,《水调歌头》(碧落暮云卷)咏中秋,气势豪放,风格接近苏东坡;短调如《朝中措》(满城风雨近重阳)、《减字木兰花》(暗香清绝),也清新灵动。《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六十九首。《全宋诗》卷二一二七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四九二二收有其文。事迹见《永乐乐清县志》卷七、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

作品评述

《阮郎归(前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姚述尧。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村昨夜一枝梅。
先传春信回。
非烟非雾下瑶台。
香风拂面来。
云幕卷,日华开。
祥光映上台。
安舆从此步天待。
君王赐寿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村春天的景象,以及阮郎归来的情景。诗中描述了一枝梅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梅花的香气随着微风飘至面前,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整个景象如同瑶台之下,既不是烟雾,也不是雾气,犹如仙境一般美丽。云幕卷起,阳光照耀,祥光映照在台上,仿佛是在等待着阮郎的归来。最后,君王赐予寿杯,象征着君王对阮郎的赏赐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词句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江村景色,通过梅花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中运用了瑶台、云幕、祥光等意象,将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给人一种幻境般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描写阮郎的归来,增添了一丝期待和喜悦的情绪。最后的寿杯象征着君王的赐予,展现了作者对阮郎的祝福和美好的祈愿。

整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同时,诗人通过描写阮郎归来,表达了对家庭团聚和君王的关怀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ruan-lang-gui-qian-t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题计郎中汝和墨菊曹汝学家藏
顾清
郎中画菊真是菊,蒙泉蒲萄太常竹。一时能事并驰声,岂直文章难继续。狂挥急扫皆称意,不特品高机亦熟。西涯坐间生色障,一见当时已心服。不知何日到君家,净洗朱铅斗清淑。疏篁古木交映带,深浅生枯俱入态。欹风一枝惊欲折,倚竹数丛如有待。飞鸾坠羽时自压,老蛟蜕骨令人骸。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乌烟瘴气
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