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别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1:03:06诗人:康与之 |  朝代: 宋代 |  体裁: 瑞鹤仙 |  20

薄寒罗袖怯。
教小玉添香,被翻宫F031。
兰缸半明灭。
听几声归雁,一帘微月。
情波恨叶。
索新词、犹自怨别。
梦回时、雪暖酥凝,掠鬓宝鸳钗折。
凄切。
纹窗描绣,旧谱寻棋,变成虚设。
同心对结。
重来是,甚时节。
怅姑苏台上,征帆何许,隐隐遥山万叠。
袖红绡、独立无言,偷弹泪血。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着。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爲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爲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作品评述

译文:雾薄冷霜罗袖害羞。教小玉添香,帘被摇动殿宇。兰花缸中灯光明暗变幻。听几声归雁,一道微弱的月光。情绪波动,悲伤如叶。寻求新的诗词,却依然怨别离。回到梦中,雪景温暖,柔软的一缕白发上,宝鸳鸯发簪掉了。凄切的心情。窗纱上绣着花纹,旧谱寻找棋子,却变成虚构。匹配相连的心,重新来临,不论何时何节。怅然苏州台上,征帆航行的方向,遥遥不可辨,山峦叠嶂。红绡袖,孤独静立无语,偷偷弹泪水。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别离的痛苦和对再见的期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女子的情感和心情。她身着轻薄的寒罗袖,害羞地让小玉给她添香。她的情绪像被风吹动的帘幕一样跌宕起伏。在她悲伤的心境中,仿佛听到了归雁的叫声,看到了微弱的月光。她的情感像波浪一样起伏,内心充满了对离别的怨恨。但在梦中,当雪暖了心,她意识到现实往往不能如愿,美好的事物也会破碎。她回到现实中,感叹着纹窗上的绣花和谱上的棋子成了虚设。然而,她仍然怀揣着那份对与心灵相通的人的期待,无论何时何节,都希望能够再次拥有那份同心的感觉。她站在苏州台上,望着远方行船的方向,却无法看清,只能看到遥远的山峦。她孑然一身,静静地站着,内心涌动着泪水,却不敢表露。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矛盾,给人一种悲伤而凄美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rui-he-xian-bie-hensw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