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三逸人,醉卧扪白云。
其间欧醉翁,翊戴建殊勋。
山灵岂羡尔,应复勒移文。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三醉石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情景描绘了三位醉酒的隐士,他们醉卧在云彩之中。其中有一位是被封为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为国家立下了卓越功勋。山神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不禁对他们羡慕不已,于是亲自前来替他们撰写了文书。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展现了一幅清新的画面,体现了隐士的高尚情操和对自然的亲近。隐士们醉卧在白云之上,彷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山灵相得益彰。诗中的醉卧与白云、山灵的交融,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通过描绘隐士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讴歌。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李廌独特的艺术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an-zui-shi-s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