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赋木犀,独未到此树。
信知官舍居,更甚此身寓。
黄叶满堦除,蔓草委霜露。
相逢每变色,此树独如故。
殷勤为扫除,不必但花务。
风月四时佳,吾其枉幽步。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扫桂》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年都赋予木犀花,
独自还未到达这棵树。
我相信官舍的人居住,
比我这个身处之地更甚。
黄叶铺满了庭除,
爬满了蔓草霜露。
每次相遇它都变换颜色,
唯有这棵树依然如故。
我殷勤地清扫它,
不必只关注花朵。
风景和月色在四季中都美好,
然而我却白白浪费了幽静的步伐。
诗意:
《扫桂》这首诗词以作者对于一棵桂树的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桂树的变化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桂树成为了象征,代表着岁月的变迁和永恒的存在。桂树未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却在不断改变,这种对比使得诗词中的桂树更加显得珍贵和独特。
赏析:
《扫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以桂树为线索,通过抒发对桂树的情感,反衬出自身的孤独和迷茫。作者将桂树与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的感叹。桂树作为常青之物,象征着坚韧和持久,而人们的生活却充满了变迁和不确定性。诗词通过对桂树的扫除和关注,表达了作者对于珍惜和维护永恒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词情感沉静内敛,言简意赅。通过对桂树的描绘和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于时间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于珍惜和追求永恒的渴望。同时,诗词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幽静生活的向往。《扫桂》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