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榻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7:17:47诗人:叶茵 |  朝代: 宋代 |  18

扫榻卧终日,香销百念除。
不愁浑厌酒,无事剩钞书。
粉浅庭前笋,青齐雨后蔬。
自嫌犹有累,添水种金鱼。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扫榻》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下面是关于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整日躺在床上,扫去了一切烦忧。
香气烟消云散,消除了百般念虑。
不再为无聊而烦恼,只余下美酒和书籍。
淡粉色的竹笋在庭前生长,翠绿的蔬菜在雨后生长。
虽然自己觉得有些负担,还是加水养金鱼。

诗意和赏析:
《扫榻》描绘了一个宁静自在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扫去了床上的尘埃,象征将一切烦恼、纷争抛诸脑后,床变得干净整洁,成为诗人思考的场所。香气消散,百般念虑也随之消除,诗人不再被琐事困扰,心境得到了净化。他不再为寂寞而烦恼,只剩下美酒和书籍作为精神寄托。美酒让他陶醉,书籍让他心灵得到滋养。诗中出现的粉浅庭前笋和青齐雨后蔬,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然、宁静和生机的心境。他将庭前的竹笋和蔬菜作为自然的产物,体验着大自然的恩赐。尽管诗人认为自己有些累赘,但他仍然将金鱼作为一种心灵寄托,通过养鱼的过程来享受宁静和自在。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世事的厌倦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扫榻、消除烦忧、享受美酒和书籍,诗人将自己从喧嚣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如庭前的竹笋、雨后的蔬菜和金鱼,更加丰富了诗意,彰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舒适和恬淡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ao-t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