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00:37诗人:韩偓 |  朝代: 唐代 |  体裁: 孤独 |  27

山色依然僧已亡,竹间疏磬隔残阳。
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僧影》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该诗通过描绘僧影及其象征的灯光,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世间的虚幻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色依然僧已亡,
山色依旧,僧人却已去;
竹间疏磬隔残阳。
竹林中传来稀疏的磬声,阻隔了残阳的光辉。

智灯已灭馀空烬,
智慧之灯已熄灭,只剩余下了灰烬;
犹自光明照十方。
但它依然照耀着十方。

诗意和赏析:
《僧影》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态炎凉。山色依旧,而僧人已经离去,宛如人生的变迁和离散。竹林中的磬声,隔绝了残阳的光辉,暗示了人世间的苦痛与无常。智慧之灯虽已熄灭,但它的光辉仍然照耀着整个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智慧力量的赞颂。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寥的画面,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僧影、智灯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短暂性和世间虚幻性的思考和体悟。诗中的僧影和智灯象征着希望、智慧和精神,而山色、竹间、残阳则象征着现实世界的变化和残酷。诗人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智慧与真理的信仰。

总之,《僧影》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通过描绘僧影和智灯,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虚幻性的思考,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和赞美。这首诗词在唐代的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eng-yingsxk.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