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卷坛下作(在柱山上)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1:41:01诗人:刘禹锡 |  朝代: 唐代 |  13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
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
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
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
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
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
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诗意: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崔元受的回答。崔元受是一个官员,他自愿辞去官职并返回故乡博罗。他离开时留下了一束山姜花给刘禹锡。刘禹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崔元受的思念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崔元受的离去和送给刘禹锡的山姜花为起点,通过描绘山姜花的美丽和独特,表达了诗人对崔元受的深情厚意。

首先,诗中提到采集山姜花的地点是碧海,暗示着这种花朵的珍贵和稀有。它来自谪仙家,说明这是一种超凡脱俗之物。

接着,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山姜花的美丽。云涛滋润着这孤独的花根,阴火照亮了它清晨的花朵。扶桑日的轻轻摇动,使得山姜花的艳丽与瀛洲的霞光相辉映。

然后,诗人指出世人喜爱芳香的事物,却忽视了这种幽香的来源。崔元受的离去被传到了帝王那里,他的消息飞驰于驿站,离开了天涯边际。

最后两句是对社会风气的批评。王济是唐朝宰相,他本应负责检察官员的奢侈浪费,然而石崇等人却过度奢华而不被看重。雕盘和绮席是指这些奢侈的物品,诗人认为这些东西是虚无的。

整首诗通过山姜花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崔元受的思念和对社会现象的深思熟虑。刘禹锡以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比喻,展示了他对友谊和人情的真挚关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an-juan-tan-xia-zuo-zai-zhu-shan-sh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