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有鸟山乐官,鸣声宛转空林间。
恐是执簧秉翟者,遗形变化之游魂。
生兮不遇圣明世,千载而下犹烦冤。
遗之好音不尔听,何如卷舌且勿言。
箫韶九成集嘉瑞,当与威凤同飞骞。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山乐官》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只鸟在山间欢乐歌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音乐家的怀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呜呼有鸟山乐官,
鸣声宛转空林间。
恐是执簧秉翟者,
遗形变化之游魂。
生兮不遇圣明世,
千载而下犹烦冤。
遗之好音不尔听,
何如卷舌且勿言。
箫韶九成集嘉瑞,
当与威凤同飞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中的乐官鸟为主题,通过描绘鸟的歌声在空旷的林间回荡,表达了对过去音乐家的思念之情。作者怀疑这只鸟可能是曾经执掌乐器的音乐家的游魂,以其残留的形骸转化而成,继续在世间歌唱。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无奈。他感叹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得到圣明统治的时代,千百年过去了,仍然感到困扰和委屈。他认为优美的音乐被遗忘,再也没有人去欣赏,因此他建议不如闭口不言,也不要再提起。
诗的结尾,作者提到箫韶之音九成完美,预示着希望将来能与威凤一同飞翔,象征着希望能够与有权势的人一同发展,共同创造辉煌。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的表达,抒发了作者对过去音乐文化的怀念和对当下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整首诗流畅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