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五咏·南涧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5:19:11诗人:皇甫冉 |  朝代: 唐代 |  29

上路各乘轩,高明尽鸣玉。
宁知涧下人,自爱轻波渌。

作者介绍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作品评述

山中五咏·南涧

上路各乘轩,
高明尽鸣玉。
宁知涧下人,
自爱轻波渌。

译文:
在山中上路的人们各自坐在华丽的马车中,
马车装饰华贵,车上的玉石发出清脆的声响。
谁知道在涧水之下的人们,
他们自爱轻盈如水波般的心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一幅美丽景象。上路的人们各自乘坐着华丽的马车,马车装饰华贵,车上的玉石发出清脆的声音,显示出财富和地位之高。然而,诗人提醒人们,真正的宝贵之物并非外在的财富,而是内心的宁静和心境的纯净。涧水之下的人们不为外在的物质所困扰,自爱心境如水波般的轻盈。

赏析:
诗人通过对山中的景象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以上路人们乘坐华丽马车的形象对比涧水之下的人们,展现了物质和精神境界的差异。诗中的轻盈之美与淡泊之情,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宁静。诗人的思想也尊崇了内心的美和纯净,呼吁人们追求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宁静。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an-zhong-wu-yong1zz.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