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新晴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1:00:03诗人:文同 |  朝代: 宋代 |  14

山中新晴晓烟暖,散带颓冠漱岩畔。
海盐未去猿鹤喜,柴桑初归松菊乱。
林间余雨时一滴,岭上飞云忽双断。
安能举手恣扶摇,欲共高鸿拂霄汉。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山中新晴》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山中新晴晓烟暖,
散带颓冠漱岩畔。
海盐未去猿鹤喜,
柴桑初归松菊乱。
林间余雨时一滴,
岭上飞云忽双断。
安能举手恣扶摇,
欲共高鸿拂霄汉。

中文译文:
在山中,新晴的早晨烟气温暖,
我解下松散的帽冠,在岩石旁漱口。
猿猴和仙鹤高兴地没有离开海盐,
松树和菊花在柴桑初次归来时一片混乱。
林间时而有几滴雨水滴落,
岭上飘来的云彩突然间被切断成两段。
我怎能举起手来自由地翱翔,
愿与高鸿一同振翅触摸苍穹。

诗意和赏析:
《山中新晴》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气氛,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出山中的美景,清晨的阳光透过新晴的天空,照亮了山间的烟雾,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诗人解下帽冠,在岩石旁漱口,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山中的生物,猿猴和仙鹤都喜欢留在海盐附近,没有离开。松树和菊花在柴桑归来之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繁乱的景象。这里通过描写动植物,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雨水和云彩。林间的雨水时而滴落,岭上的云彩忽然被切断成两段,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这里通过形容天气的变化,凸显了山中的动态和神秘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追求。诗人自问怎样能够自由地翱翔,希望能与高鸿一同振翅飞翔,触摸苍穹。这里通过对自由和高远的向往,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以山中的景色和自然元素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高远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变化的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深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an-zhong-xin-qi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