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1:12:24诗人:释文珦 |  朝代: 宋代 |  25

适俗岂吾志,归山存杖藜。
渔樵日来往,岩崖恣攀跻。
惜笔改新术,滋兰因故畦。
忘机旧猿鹤,偏近座边栖。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山中吟》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适应世俗并非我所愿,我愿归山守藜杖。
渔樵每日来往山中,攀登峭岩任意自由。
可惜我的笔要改新技法,滋养兰花因历史而生。
忘却尘世的机缘,只偏爱靠近禅座的栖息。

诗意:
《山中吟》表达了作者释文珦对尘世的厌倦与追求山林自由的心情。他不愿顺应世俗的繁杂,而是愿意放下一切回归山林,守护自己的藜杖。诗中描述了渔樵日常在山中来往,而作者则自由自在地攀登峭岩,表达了他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意愿。他不舍得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也知道需要改变创作技法。同时,他通过滋养兰花,表达了对历史传统的珍视。最后,作者忘却尘世的纷扰,更偏爱靠近禅座的宁静。

赏析:
《山中吟》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追求山林自由的心情。通过对山林与尘世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和超脱的向往。诗中的渔樵形象和攀登峭岩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通过滋养兰花来寄托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意境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自由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渔樵、攀登峭岩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自在的精神追求。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展现出作者独立自主、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an-zhong-yinvxv.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
权德舆
故人怆久别,兹夕款郊扉。山僮漉野酝,稚子褰书帷。清露泫珠莹,金波流玉徽。忘言我造适,瞪视君无违。但令静胜躁,自使癯者肥。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指手点脚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