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54:06诗人:李石 |  朝代: 宋代 |  22

子美来投蜀锦坊,蜀人满口说文章。
卿云已后成机杼,不是无才赋海棠。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以扇子为题材,通过描绘扇子的艺术价值和赞美蜀地文化,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横溢的蜀人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子美来投蜀锦坊,
蜀人满口说文章。
卿云已后成机杼,
不是无才赋海棠。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蜀地才子的赞美和敬佩。首先,诗人提到自己来到了蜀地,蜀锦坊是蜀地著名的织锦之处,意味着蜀地文化的繁荣。接着,诗人称赞蜀人无不满口称赞文章,表达了对蜀地人民文学造诣的敬佩。然后,诗人提到了"卿云",意指蜀地的才子。"卿云已后成机杼",表达了诗人对蜀地才子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才华横溢、有成就的人物。最后两句"不是无才赋海棠",强调了蜀地才子们的才华非凡,他们并非没有才能,而是像海棠花一样美丽动人。

这首诗通过对扇子的艺术价值和对蜀地才子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蜀地文化和人才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扇子作为象征,通过扇子的美丽和精致,来隐喻蜀地的文化和才子的才华。整首诗意蕴含深厚,表达了作者对文化繁荣和才子风采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宋代时期文化繁荣的景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an-zi-shi9qq.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