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溪一径两山分,深翠茏葱行日昏。
流水漱冰寒有骨,閒云敛霁雪无根。
应容野毳来投饭,不管春眠往扣门。
窗几薰炉摇篆字,龟床麈语对清温。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上元后二日过谦师庵》是宋代释正觉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横溪一径两山分,深翠茏葱行日昏。
穿过横溪的小径,两座山峦相隔;
茂密的绿荫令阳光黯淡。
流水漱冰寒有骨,閒云敛霁雪无根。
流水洗净冰寒,显得清澈而有力量;
悠闲的云彩聚拢,雪花无根飘然而至。
应容野毳来投饭,不管春眠往扣门。
庵中应该接待来访的流浪者,
而不论春天是否打盹或敲门。
窗几薰炉摇篆字,龟床麈语对清温。
窗前的桌上炉烟袅袅,
摇曳着篆刻的字迹;
庵内的龟床上,
麈尾摇曳,似在与清温对话。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来凸显禅宗的境界,通过描绘山水、流水、云彩和季节的变化,展示了禅修者对外在世界的敏锐观察和内心的平静。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寺庙的景象,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者的心境。通过对自然和禅修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我觉醒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运用了寥寥数语,却能展现出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清静、宁和的感受。作者将自然景色与禅修的境界相融合,以此表达了对超越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追求。同时,通过对禅修者和寺庙环境的描绘,诗人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面对世俗纷扰,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这首诗词融合了自然景观和禅修境界的描绘,以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给人带来了心灵的共鸣和平静。它展示了宋代禅宗诗词的特点,以及禅修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