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
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
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
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
作者介绍
卢肇(818(戊戌年)—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卢肇的著述
卢肇是宜春县文标乡人,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宋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县)。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
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散文《李謩》,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卢的诗文,才智,特别是他的德行,《唐摭言》、《云溪友议》,著术中比较著名的是《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
作品评述
译文:
射策明时愧不才,
敢期青律变寒灰。
晴怜断雁侵云去,
暖见醯鸡傍酒来。
箭发尚忧杨叶远,
愁生只恐杏花开。
曲江春浅人游少,
尽日看山醉独回。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射箭比赛之后,对自己才能的自愧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与担忧。作者希望能与其他人一起寻求进步和变革,但却担忧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怕因此被淘汰。同时,作者观察到天气的变化、动物的行动以及自然界中的花开花落,引发了他对时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忧虑。最后,作者在曲江欣赏春景,却发现人们并不太爱玩乐,自己醉心于山水之间,感到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将作者对自身才能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融入其中。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细腻的画面,通过反映自然界的变化和动物的行为,表达作者对时间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思考。最后一句“尽日看山醉独回”深表作者对寂寞和孤独的感受,传递出一种浓郁的忧愁情绪。整首诗从始至终主题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情感流露和意境丰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