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
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秋风飒飒鸣条,
风月相和寂寥。
黄叶一离一别,
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渐出高岸,
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
空馀泪滴回潮。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在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秋风萧瑟听竹的声音,
风月相映格外寂寥。
黄叶一片片离别,
青山日夜不停变化。
寒江渐渐流出高岸,
古树依然扶着断桥。
明天行人已走远,
只留下泪滴回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写给好友严维的诗,表达了离别之情。
首先,诗人用秋风的声音来描绘离别时的寂寥,同时风月的相和也强调了离别背后的凄凉感。黄叶离别一片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青山在朝朝暮暮中持续存在,暗示了情感与记忆的延续。
其次,诗人以寒江流出高岸、古树依然扶着断桥的景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挥别。寒江渐渐流出高岸,意味着时间流转不止,而古木依然扶着断桥,则传递出情感仍在心中延续的信息。
最后,诗人明言明日行人已远,只留下泪滴回潮,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行人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泪水淌下,既是情感的宣泄,也是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的表达。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入人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时光的流转,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重和离别的无奈,给人一种深切的感触和思考。